其實,一個有效鑒別真?zhèn)蔚霓k法是讓銷售商家出具國家承認機構的鑒定證書。國家權威機構的鑒定證書對翡翠鑒定的準確度相當高,應該說很少有“漏貨”的時候,即使萬一有了問題,也可追究補償。
這里面要求的“技術含量”是——你怎么看懂鑒定證書上的各種結(jié)果呢?
國家權威機構出具的翡翠證書,在其鑒定結(jié)果一項,如果是天然 A 貨翡翠,則結(jié)果僅有“翡翠”這兩個字,并不會標明“A 貨”、“天然”等字樣。
只有是天然 A 貨,才會出具結(jié)果是“翡翠”的證書;
如果是B貨翡翠,在證書的鑒定結(jié)果一項會標明“翡翠(處理)”、“翡翠(注膠)”、“翡翠(B貨)”或“翡翠(優(yōu)化)”;
C 貨翡翠,會標明“翡翠(染色)”;
D貨翡翠,在鑒定證書結(jié)果一項中,不會出現(xiàn)“翡翠”字樣,是什么代用品,就標明這種代用品的名稱——比如“人造玻璃”、“染色石英巖”、“岫玉”、“馬來玉”等。
證書應該一一對應,即一件東西一張證書,而且證書上應該有該件貨品的圖片及重量。
雖然有些東西出自一塊原料,外表看起來很相似,但翡翠飾品沒有一模一樣的。一件東西做了證書,并不能證明整批東西的質(zhì)量——有的商家為了節(jié)約成本,只有一個作為樣品的證書,照片上的貨品與實物也很相似——這并不能斷定他們所賣的這一批貨品都是天然的,這是不符合國家規(guī)定的。
還應有一些翡翠的基本物理、化學、光學特征標明在證書上。
折射率:1.66(這是翡翠本身特有的與其他寶石不同的折射率);
密度:3.33(也是翡翠與其他寶石區(qū)分的特性);
放大檢測:纖維交織結(jié)構(這是翡翠特有的一種結(jié)構);
吸收光譜:437nm 吸收線(是翡翠特有的吸收光譜);
濾色鏡檢查:無反應(有些染色翡翠在濾色鏡下會變成紅色);
光性:集合體(翡翠是微礦物集合體);
熒光性:無(有些B貨在注膠后會有熒光反應);
外觀特征:玻璃光澤(有些B貨會呈現(xiàn)蠟狀光澤)。
后,要有檢測人員的簽字,還有重要的一點是證書上要有鋼印或防偽標志。